top of page

2024/3/5 【蘇師姐講演】老師開示: 泥濘 於澳洲

人們無力從泥濘中出離,因為陷於泥濘太深,力量太強。
人們自力不足以出泥濘,必須加上佛力相助,
但佛力必需有自力起用,才能有著力處。
而人們不知此事,
更不知當人們稱名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時,
可得到阿彌陀佛相助,而出泥濘,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*🔴開示:真與假【文】*

2024/3/3 中峰三時繫念 午供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《真與假》

老師開示 主筆:釋海願

二O二四年三月三日午供

夏蓮居老居士開示:
真與假密佈在四周環境,在人們身上。

真心與假心
同樣是心,卻有真假之心,
不如無心,即無真無假。
真心難見,無偽坦誠;
假心處處可見,是偽不真,有隱藏。
真實與虛假
真為實,假為幻。
真實,真理實相,不會因為時間空間的不同而改變,
因果如此,佛與魔如此,生老病死苦如此。
虛假,非真,不真的話是假話,不真的心是假心。
這是個處處是分別、處處有無明的世界,
一切非永恆存在,於幻中進行,
如:身有生老病死,地球、星球有成住壞空。

真我與假身
真我指的是靈性。
每位眾生皆有靈,
此靈有靈性,不生不滅。
每個靈皆是唯一,永遠存在。

自性,
是永恆不變的我、真實存在的我,
是完全純淨純善,一絲毫汙染也無的靈性。
每位眾生皆有,卻是被塵垢遮蔽,層層覆蓋,
須要經過淨化去染除垢,
淨再淨,善再善,
一絲毫的塵垢皆無,才能見性。

修行即是為了提升靈性、淨化靈性,
讓靈性完全提升至一絲毫汙染也無,即見自性,
為原本乾淨無染之靈性。

眾生的靈,隨著每一世的造作善與惡,
而於輪迴六道中輪轉不休。
靈與心共存,而識於心,
於是此靈帶著心與識一同於六道中輪轉,
待修行,提升靈性,淨化身心靈,尋回自性。
南無阿彌陀佛



🔴開示:明心【文】

2024/3/3《佛之心語》—明心

佛開示 主筆:釋海願

二O二四年三月三日第一時

阿彌陀佛開示:
明明白白的心,處於五濁惡世之中,此心是如此的可貴。

於濁世惡苦中,心隨外境物慾橫流之中受到汙染。
人們於濁之中,不知有淨,不明淨為何,
更不知淨中之淨、善中之善的自性無價可貴。
找回自性見性成佛,才能抵擋得住濁世中的各種亂象。

人們以假為真,把身體當真,
滿足身體各種慾望及六根感官的享受,
而沾滿了滿身的罪業與染著,
將原本的寶貴自性遮蓋。

魔眾於此時興起,利用人身而造作種種罪業,
手機、網路、電腦等各類科技遊戲,毫無限制地使用,
人心沉迷其中,身體更是首當其害,
尤其幼小純淨的心靈,失去了天真及自然,
小小年紀已被手機裡的世界迷住。
人們忘記了大自然,忘了純真,
因為已被物慾的世界填滿了心,
忘了本身、失去了本身所擁有的自然能力。

心念的波動已經招感業力現前,
若是善念還好,招感善業,
若是惡念,自私、自我保護、滿足我的需求,
為了自己著想所生起的各種慾望及念頭,
將招感惡業,而受諸苦。

如今人們因為私心護己,
於過度自我保護中,忘了什麼叫感恩,什麼叫慈悲,
取而代之的是抱怨、不滿、兇狠、惡相、自私。
心中只有我,為了滿足我的需求,而不斷累積財富,
以金錢滿足心中的慾望。
如此惡性循環之下,
會招感另一波更強的自私、自我保護的業力出現,
於是難以自拔,而沉淪於業海中。

此時唯有靠修行,淨化全身的汙泥塵垢,
除去世間所染的種種惡習,
將慾望降低再降低。
這些慾望將原本自然的自己、本性中的自己蓋住,
蓋得一絲毫縫隙都沒有,
唯有經過法水的洗滌、法音的宣流,
並且將障住六根及身體的冤親債主、附體眾生及魔眾化解,
請出,並做超度,
才能讓六根恢復清淨,身體恢復自然。

這些汙濁之相,欲恢復本來之狀況,
需要明心,明明白白的心來帶領受汙染的心,
走出迷幻與困境,將汙染一一去除,
除盡後方能得見本性、自性。

此些於香光大佛寺因有彌陀正住,能助人們離苦,
亦能助眾靈離苦,超度眾靈,安定眾靈。

靈界若安,人道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。
此靈存在於身內,體外亦有眾靈,
皆須超度安靈,包括魔眾,
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與平靜。
南無阿彌陀佛



*🔴開示:最上之物。利樂有情【文】*

2024/3/3中峰三時繫念佛開示 第一時《最上之物。利樂有情》
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
二O二四年三月三日

阿彌陀佛開示:
「手中常出無盡之寶。莊嚴之具。一切所須。最上之物。利樂有情。」

阿彌陀佛,以無量無邊的慈悲和智慧,不斷地為有情眾生指引正道。在無盡的生死輪迴中,阿彌陀佛的教誨如同光芒般照亮黑暗,為眾生帶來解脫的契機。

阿彌陀佛,常以無量法門,為一切有情眾生開示。其中包含一切所須之法,彷彿手中常出無盡之寶,滿足眾生的需求。

眾生皆具佛性,慈悲為本性。
每個生命都擁有開發內在慈悲與智慧的潛能。
「智慧」是超越世俗的寶藏,能指引我們遠離痛苦,通往真正的快樂。而「慈悲」是無私的力量,能夠讓我們超越自我,關懷眾生,使生命充滿意義。

在《無量壽經》的教化中,若能修習菩薩行,學習慈悲與智慧,就能體驗到無盡的福祉。此法門為最上之物,滿足一切有情眾生的需要。如同莊嚴之具,散發出無窮的光芒,照亮一切黑暗。利樂有情,引領眾生走向解脫之路。

這是佛對眾生的慈悲,無私地教導著我們,讓我們能夠超越一切困難,尋找真正的解脫。佛法如同一座指引的燈塔,指引我們穿越風浪,超越苦海,安然抵達安樂的彼岸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


*🔴開示:泥濘【文】*

2024/3/3 中峰三時繫念 第一時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《泥濘》

老師開示 主筆:釋海願

二O二四年三月三日第一時

夏蓮居老居士開示:
於泥濘中,
不論是靈或身,全身都受到汙染,
難有清淨無染之處。

人們無力從泥濘中出離,因為陷於泥濘太深,力量太強。
人們自力不足以出泥濘,必須加上佛力相助,
但佛力必需有自力起用,才能有著力處。
而人們不知此事,
更不知當人們稱名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時,
可得到阿彌陀佛相助,而出泥濘,
於是身與靈一同深陷泥濘中,難以出離。

如今必須將此事告訴大眾,
請大眾念佛,得佛力加持,
方能淨化泥濘地,淨化身與靈。
泥濘地除了指外在環境之外,亦是指此心,
淨化之事,刻不容緩。

此時阿彌陀佛正住香光大佛寺,
正是為了幫助大家淨化此心,
脫離泥濘及輪迴六道,而能生西。

自救佛救、自度佛度方能脫離泥濘。
盼眾能知,能明,
能得佛助淨化救度,脫離輪迴泥濘入西。
南無阿彌陀佛



*🔴開示: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【文】*

2024/3/3中峰三時繫念佛開示 第二時《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》
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
二O二四年三月三日

阿彌陀佛開示:
在佛法的引導下,眾生們因著種種因緣而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這是無上的覺悟之心,是對真理的追求與悟性的開發。

「由是因緣,能令無量眾生,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」

諸法從因緣生,生滅無常,唯有菩提心,能超越生死輪迴之苦海,通往無上之境地。

佛法乃宇宙人生的真相,如同明鏡高懸,反映著一切現象的本質。若不清楚宇宙人生的真相,必將在迷惑顛倒之中徘徊失方。而當一心修持佛法,體悟其中奧妙,則能超越種種煩惱,達到心靈的解脫。

若能發心堅固,欲求佛道,當知是人,具大勇猛。所謂堅固者,謂心常不動;欲求佛道者,謂志不退轉。
修行者們,當保持心靈的堅固與勇猛,時刻保持對佛道的追求,方能超越塵世的迷惑,邁向無上覺悟的境地。

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只待覺悟心的喚醒。
眾生應當了悟,菩提本自無樹,佛性本自清淨,不受一切塵埃之侵犯。只需透過修持,自然明心見性,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
在踏上佛道修行之路,以正知正見引領我們的方向,以慈悲喜捨化解內心的種種煩惱,以禪定定心安神。唯有如此,方能在宇宙人生的真相中,找到超越生死的出口,踏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路,共沐無上智慧的光明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


*🔴開示:眾望所歸【文】*

2024/3/3 中峰三時繫念 第二時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《眾望所歸》

老師開示 主筆:釋海願

二O二四年三月三日第二時

夏蓮居老居士開示:
眾望所歸,表示此眾為大家心之所歸,
受眾尊敬、愛戴乃至景仰。

阿彌陀佛為法界藏身,
此時阿彌陀佛至地球拯救眾生,
魔眾亦是於其中。
其威神力、功德力能伏魔眾,
千年、萬年、億年乃至於萬億年之古魔、老魔,
聞阿彌陀佛名號心生敬畏,
再聞阿彌陀佛與蘇佛以十二道光降伏魔眾,
送魔眾入香光大佛寺西方法性土,毫髮無傷,
已送無數魔眾入法性土。
此時真是魔眾歸順之期,此時不歸待何時?

阿彌陀佛乃眾望所歸,
所建立之西方極樂世界、十方法界,皆是所救所度之地,
十劫以來,所救所度眾生難數盡。
如今魔眾為所救,再來無數,亦同受救度。

香光大佛寺如今為阿彌陀佛於人間正住之地,
於三時繫念法會主法,
已接引無數眾生入西方極樂世界,
亦已超度無數眾生入人天兩道。

此不思議事,望眾皆知,
皆能得受法益,得入西方淨地,
身心靈得安穩,得生西方極樂世界,
是為阿彌陀佛所願。
南無阿彌陀佛



*🔴開示:圓滿成就【文】*

2024/3/3中峰三時繫念佛開示 第三時《圓滿成就》

佛開示主筆:釋法璽

二O二四年三月三日

阿彌陀佛開示:
在此圓滿成就中,我們都要學習阿彌陀佛的功夫,修持好因,得好的結果,積功累德,無量無邊。

法藏比丘在多劫的時間修行菩薩行,廣積功德,達到了超越一切法的境界,「於一切法而得自在」,超越了一切法的束縛,包括觀照自心、自性的境界。這種自在不是言語分別能知的,超越了妄心的範疇,無法通過言語表達。

過去,法藏比丘發下的四十八願已圓滿實現。他建立的佛剎充滿莊嚴,真實而穩固,廣攝無量佛國的微妙莊嚴。這個佛土展現了威德廣大,清淨而莊嚴,具備超越妄心的清淨性質。法藏比丘的誓願和修行成就無法言語描述,是一種超越妄心的深奧境界,展現了真實智慧無為法身。

法藏比丘所建立的佛土充滿莊嚴,如實安住於真實之際,無有妄相。其莊嚴充滿慈悲與威儀,香光音聲都宣流其中。提醒我們在修行中追求清淨莊嚴,觀照自心自性,實現真正的自在和解脫。

在《無量壽經》的教化中,我們能向阿彌陀佛學習一切的能力,如法藏比丘成佛。阿彌陀佛已經證得圓滿成就,究竟之果,是一切眾生當效學。

「彼佛如來,來無所來,去無所去,無生無滅,非過現未來,但以酬願度生。」阿彌陀佛的修行境界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,是為了酬願度生,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,示現「來去無所」的真實性。

「現在西方」在西方極樂世界裡,法藏成佛,號阿彌陀,已經過去十劫,正在現在說法,有無數菩薩聲聞聖眾恭敬圍繞。

這是阿彌陀佛的無盡慈悲,
是清淨佛土的殊勝莊嚴,
是菩薩道上的光明和指引,
是一切眾生修學的究竟解脫之道。
南無阿彌陀佛。



*🔴開示:去留之間【文】*

2024/3/3 中峰三時繫念 第三時 夏蓮居老居士開示《去留之間》

老師開示 主筆:釋海願

二O二四年三月三日第三時

夏蓮居老居士開示:
此世間迭相吞噉、憂苦無歇,實是濁世惡苦,
眾當有所體悟,留於世間受諸惱亂,有何樂?

若能善調此心,轉念之間,希望萬千。

因有此身,使此世顯得如此珍貴,得以假修真的機會。
即使身受諸苦,
只要對佛信心不退,對自己信心不退,願行不退,
能克服身苦,念佛不斷,
去留之間,自然有所顯。

若於香光,
不因身苦而憂惱,仍是一句佛號直直念去,
去留之間,自然有所顯。

若是世緣盡,該離去時,
佛號不斷,彌陀於前,自然接引入西,
況且蘇佛亦在,牽靈入西是隨緣隨機之事。

若為有用之身,
仍續留下為眾服務,
則應心存感恩,
對冤親債主懺悔慚愧與改過,
以此餘命,同佛救世度眾,是為智行。
南無阿彌陀佛

信息

請佛住世
南無阿彌陀佛

聯繫我們

© 2024-2025 由淨土共修團體發起
網站內容無版權,歡迎流通分享,與我們一同修行,共創清淨淨土。

© 2024-2025 by Pure Land Community
All content is open for sharing and circulation. Join us in practice and unity to create a harmonious Pure Land.

bottom of page